“深海一号”成功达产!我国已全面掌握超深水气田生产运维技术
来源:央视新闻
“深海一号”日产天然气达千万立方米
中国海油昨天(24日)宣布,我国首个1500米自营超深水大气田“深海一号”,日产天然气达到1000万立方米,提前达到了设计产量峰值,实现气田整体开发方案设计配产目标。
“深海一号”大气田今年6月25日投产后,海上生产人员积极开展生产处理系统深度调试和工艺优化,加快天然气产能释放,目前,11口生产井全部开井产气。
中国海油“深海一号”大气田总监 雷亚飞:目前,“深海一号”气田已进入投产以来的最佳状态,达到产量峰值。所产天然气通过环绕海南岛、连通粤港两地的海底管线,在香港终端、高栏终端、南山终端分别登陆后,接入全国天然气供应体系,为保供增添“底气”。
HB火博APP官网
“深海一号”大气田距海南省三亚市150公里,是我国自主发现的平均水深最深、勘探开发难度最大的海上超深水气田。全面投产后每年将向粤港澳大湾区和海南等地稳定供应天然气超30亿立方米。

中国海油“深海一号”大气田开发项目总经理 尤学刚:“深海一号”成功达产千万立方米,为后续深海油气田的开发生产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我们将以此为突破口,加快推动深水油气田的勘探开发,助力绿色低碳转型。
一分钟带您从空中领略“深海一号”的风采,戳视频↓↓
我国已全面掌握超深水气田生产运维技术
“深海一号”大气田的水深达到1500米,如此深度的深水作业环境给气田的设备调试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深海一号”大气田的成功达产,标志着我国海洋石油工业已经独立掌握了超深水气田的生产运维的完整技术体系。
“深海一号”大气田受水深条件控制,钻完井作业面临海床低温、地层破裂压力低、井控风险大等技术难点,技术难度和投入也呈几何倍数增长。
中国海油“深海一号”大气田水下系统工程师 陈国初:海底温度低、管输压力大,从深水气井里产出的天然气极易在管线里生成“天然气水合物”,一旦形成冰堵,堵塞管线,就将对气田的安全稳定生产造成重大影响。我们自主开发设计了流动保障监测系统,保障了深水天然气的稳定生产。
“深海一号”超深水大气田采用全海式开发模式开发,整个生产系统由“半潜式生产平台+水下生产装置”组成,11口生产井的水下生产装置分布在最大水深超过1500米、南北宽30公里、东西长50公里的海底区域。气田的心脏“深海一号”能源站布置了超过200套处理设备及系统,常年驻留在南海1500米水深海域生产运行。
中国海油“深海一号”大气田开发项目总经理 尤学刚:通过投产后的深度调试和工艺优化,我们掌握了一系列深水生产系统的调试、运维技术,总结出一套超深水气田生产运维技术体系,为气田产能持续攀升奠定了基础。